抗法援越往事
19世纪末,中南半岛上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开始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这一时期法国人的主要据点设在了西贡(胡志明市)。
他们把从老挝、柬埔寨搜刮来的资本大都投在了这里,将西贡打造成了“东方小巴黎”。
二战是一场大的洗牌运动——法国亡国,日本统治了东南亚。
战后,中国凭借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功绩成为二战主要战胜国之一。
罗斯福论功行赏,提议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和英国军队以北纬16度线为界,分别接管越南的北部与南部。
于是在1945年8月下旬,云南实力派、国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卢汉率近20万大军由滇越、桂越边境入越,开赴河内受降。
卢汉赴河内受降。在1945~1946年间,大批国军曾在越南境内驻防
1945年9月14日,卢汉抵达河内。
不久后,蒋介石通过受降外交代表给卢汉传达指示,告诫他越南局势的敏感性和复杂性。
为什么老蒋忧心忡忡呢?
原来当时的越南已经是半个火药桶,老蒋很害怕趟上这道浑水。
罗斯福去世后,继任的杜鲁门一改前任的态度,在会晤戴高乐时明确表示:
“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美国政府对于法国重返印度支那一事决不反对”。
这是摆明了允许法国恢复在越南的殖民统治。
机不可失,很快法国远征军便卷土重来,在西贡一带大肆逮捕、杀害越南独立人士。
就这样,美英默许了法军代表英军接收16°线以南的越南地区,并对原属中国接收的北越地区虎视眈眈。
另一方面,卢汉在越南北部还面临着一位硬茬的挑战——越南独立运动领导人胡志明。
胡志明这个人非常厉害。
他在1945年8月日本战败前夕抓住时机成立越南民族解放委员会(实际地位是越南临时政府),领导发动全国大起义,史称“八月革命”。
就在卢汉抵达河内的两周前,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当着五十万人的面宣读《独立宣言》,旨在建国。
当时胡志明部已成为越南国内一股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不可忽视的力量,麾下共有民兵六万余人,且深得民心。
面对剑拔弩张的法越双方,蒋介石给卢汉的指示很明确:
1、牢牢掌握老街-河内-海防铁路运输线
2、对越南当局采取不管态度
3、让法军开入越南,不得予以阻挡
9月底,蒋介石再次与卢汉通电,指示其对法越纠纷“严守中立”。
胡志明与法国人谈判
在这一历史关头,胡志明作为越南一代枭雄,其纵横捭阖的实力开始展现。
胡志明自知手下的几万游击队不是国军的对手,所以他敞开怀抱迎接卢汉进城,并借此与蒋介石谈判,希望蒋支持其建国。
蒋的回复很干脆:只要越盟放弃社会主义,就帮助越南独立。
这一点让胡志明很难办。
几十年来,胡志明等越共人员之所以能坚持红旗不倒,背后最大的支持者就是苏联。
让他放弃社会主义,改换门庭,胡志明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的。
更何况你蒋介石的腿也没有斯大林粗。
于是胡志明在思虑再三后,准备下一手“险棋”。
他通过秘密渠道找到法国人,暂时与法国和解,签订了所谓的《六三协议》。
“协议”允许法国军队返回北越,条件是法国承认越南是“法国印度支那联邦下的一个自由国家,可以拥有自己的下政府、议会、军队和税收系统。”
在说服越共高层内其他人和法国和解时,胡志明留下了一句流传甚广的话:
“我宁可这几年闻法国人的屁,也不愿意后半辈子吃中国人的屎。”
这份协议对于法国人和胡志明来说是“各怀鬼胎”,“一拍即合”。
法国人想挤走中国、独占越南,正愁没有借口登陆北越。
胡志明则是想利用法国人把卢汉这尊佛先送走。
法国人和中国人在胡志明眼中都是爷。
二者相较,卢汉所部二十万大军的驻防区与胡志明的势力范围完全重合,压得他实在喘不过气来,先送走再说。
1946年3月6日上午,法国远东军舰队司令阿巴努不顾中国军队警告,率领海陆军强行登陆海防港,对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袭击。
法国人吃准了蒋介石的主要精力在国内,不敢与其在越南翻脸。
最后这场冲突以法国舰队司令阿巴努签署协定承担一切责任、赔偿一切损失并保证今后不再袭击中国占领军守地而告结束。
蒋介石在法国人的压力下斟酌再三,决定抛弃北越这块烫手山芋。
两个月后,卢汉所部开始陆续撤出越南,法国军队接管越南北方。
1946年年底,法国人撕毁与胡志明的协议,向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宣战,决心全部恢复在中南半岛的殖民统治。
面对装备先进的法国军队,胡志明部节节败退,只能放弃河内,重返丛林坚持游击战。
在游击战时期,法国军队曾一度包围越盟的基地,当时胡志明藏匿在地洞内,侥幸避过被法军生擒。
越南战场上这种“一边倒”的局面延续了近三年,直到1949年底解放军大军平定西南,勒马镇南关。
中越边境友谊关(镇南关)
解放西南之前,由于我军的实力主要在长江以北,对越共并没有什么支援。
1949年12月,期盼已久的胡志明派代表来到北京,要求我党向越共派遣军事干部,并提供三个师的装备和1000万美元的财政援助。
当时正值毛泽东赴莫斯科访问,少奇同志在京主持工作。
接到胡志明的求援信后,少奇同志给正在西南作战的林彪、陈赓部发去电报,要求他们“侦察由广西与越南胡志明部队联络的道路情况”。
与此同时,少奇同志一边向远在莫斯科的毛泽东发电报汇报,一边回电胡志明,让他派一个可靠的代表团来华负责建立两党联络机制。
考虑到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中方并没有完全满足胡志明的要求,只答应“给越南一部分武器弹药及医药”。
不过电报到莫斯科后,毛泽东指示,不仅可以增援物资,还支持派军事干部去协助指挥作战。
心急如焚的胡志明在接到我方回复后,立即于1950年1月派代表团抵京。
越南代表团的团长、全权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黄文欢。
黄文欢后来成为越南首任驻华大使、越共政治局委员,是越共内部最坚定的“亲华派”。
1979年黄文欢离开越南来到中国,后长居北京,死后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黄文欢与邓小平
1950年春,高层几经物色,选中了祖籍广西的壮族将领韦国清担任驻越南民主共和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党委书记。
广西的朋友想必对韦国清的名字都很熟悉,他在建国后的广西历史上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
与此同时,大批武器弹药被运抵中越边境。
越南人民军直接进入云南和广西的军事基地进行换装和训练,并在边界附近的中国境内设立野战医院。
为了便于指挥,解放军军官顾问先期下派至越南人民军团一级,作战令在解放军顾问同意后方可执行。
1950年9月16日,鸟枪换炮的越南人民军在陈赓、韦国清等人的指挥下主动发起边界战争。
此战的目的主要是打通越南北部通向中国的重要补给线——高平市4号公路,故又称“4号公路战役”。
先前节节败退的越南人民军在此战中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
越军先后收复高平、谅山、太原、老街、和平等市镇,歼灭法军及其附属伪军共8000余人,彻底击溃法军在中越边界布置的防御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此战打响的日子——9月16日,正是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的第二天。
从此,一个崭新的对手站在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面前。
陈赓、韦国清等与胡志明在越南
1953年5月,法国任命亨利·纳瓦尔(Henri Navarre)中将为远东远征军总司令、越南殖民地总指挥。
当时纳瓦尔麾下的法军总兵力有近二十万人。
看起来很多,不过其中的精锐主要是五万法国远征军和两万外籍军团(其中很多是德国人),剩下的大都是北非摩洛哥人和越南本地招募的伪军。
纳瓦尔这个人虽然出道很早,但几乎没有作为一线军事主官指挥过作战。
他上次冲锋陷阵还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那时他只是个排长。
纳瓦尔上任后,考虑到在越北山区中围剿越共部队的难度实在太大,决定另辟蹊径——以杀伤越军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
于是他不顾一些将领的反对,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该计划旨在消灭越共武装有生力量,永久巩固法国在印度支那半岛的殖民地。
法国在中南半岛的殖民地
前面我们提到过,越南、老挝、柬埔寨均是法国的殖民地,是一个“统一的战场”。
当时越共避实就虚,不断袭击法国在老挝的据点,让法国人不堪其扰。
于是纳瓦尔决定在越共根据地内部用空降部队建立一个据点,迅速修筑牢固工事,并派重兵驻守。
这样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斩断越共向老挝派兵的必经之路
2、破坏袭扰越共根据地
3、吸引越共围攻,杀伤其有生力量
法军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
守住。
法军统帅部之所以敢下出这手险棋,有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虽然是孤军深入,但越共在西北部山区主要是游击队在活动,缺乏重型武器。
当时越军的后勤大本营位于奠边府以东五百多公里外的谅山。
那里靠近中越边界,法国空军投鼠忌器,不敢轻易轰炸。
其次,法军有能力在奠边府迅速打造出一个拥有坦克、重炮和野战机场的“前进堡垒”。
即使不测,考虑到越共几乎没有防空火力,法国人可以在危急时刻利用空投提供后勤保障,或者干脆组织空中撤退便是。
最后,越共之前的几次攻坚作战都遭受了惨痛的失败,这让法国人信心满满。
比如1952年底的那商战役,可以算是一场迷你版的奠边府。
当时武元甲指挥越军几番强攻法军阵地后损失惨重,被迫撤离。
这种“灯蛾扑火”的场面,是法国统帅部最希望看到的。
奠边府到凉山
经过一番精心筹划后,1953年11月20日上午10点半,法军以伞兵作为突击,空降1827人到奠边府。
法军精锐伞兵小试牛刀,轻松击溃当地毫无准备的越军两个守备连。
次日,法国人迅速空投推土机等重型设备到奠边府,工兵开始修建机场和堡垒,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法军不断向奠边府空投部队,在这片占地约几十平方公里的山间谷底里构建起完备的防御体系。
防御体系由8个据点构成,每个据点包含数个可以相互支援的支撑点,每个支撑点配备有坦克和重炮阵地。
法军战地司令部和野战医院位于其中一个据点(克洛迪娜据点)正北的地下掩体里。
为保万全,法国人还在奠边府谷底修建了一南一北两座野战机场。
在占领奠边府之后的三个月里,法军多次出击,破坏越共运输线,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不过越共也不甘示弱,调集大批游击队切断奠边府法军老挝方向的陆上补给线,迫使法军只能依靠空军进行补给和增援。
法军向奠边府战场空投伞兵和补给品
1950年的边界战争之后,法越战争整体上在波澜不惊中进行。
法国人占领着越南的平原地带和大城市,越共则在山区里建立根据地打游击。
1953年11月,当法国人突然下出奠边府这一手进攻的险棋时,越军指挥武元甲和中国顾问团团长韦国清两人是非常兴奋的。
机会终于来了。
在武元甲和韦国清看来,法军显然是严重低估了越军的实力。
当时解放军顾问已经配备到越军营连一级。
在武器装备方面,苏联和中国提供的大口径榴弹炮已批量装备;更高级的火箭炮也运抵中越边境,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防空火力方面,越军初步配备了一批防空高射炮,并形成战力。
简而言之,越军早已不是法国人记忆里的山区游击队,而是一支拥有六个正规师(约八万人)和大量二线部队的强大军事力量。
武元甲,摄于1954年(有一点像托尼贾……)
1953年11月21日,就在法国人空降奠边府的第二天,越共和中方军事顾问团召开师以上干部重要会议。
会上,中越双方下定决心,计划以四个主力师的强大兵力从谅山一带长途奔袭奠边府,一举围歼法军。
不得不说,中越双方的这个作战计划是非常大胆的。
数万大军在崇山峻岭中奔袭五百公里,后勤保障问题、隐蔽工作问题,难度可想而知。
1953年12月,越军第一批主力部队312师和316师经长途跋涉抵达奠边府。
主力到达战场后,迅速替换下越军游击队,开始修筑隐蔽工事,逐步完成对奠边府法军的合围。
一同抵达前线的还有武元甲和韦国清。
二人仔细查看敌情后认为,法军已构筑起坚固完整的防御体系、火力强劲,在重炮部队到达之前不宜强攻。
那么越军的宝贝疙瘩炮师在哪呢?
自然是在越北山区崇山峻岭中隐蔽前行。
当时越军靠中苏的援助组建起炮兵351师,装备有大量榴弹炮、火箭炮和高射炮。
为了把这个炮兵师从谅山运到奠边府,越共动员了大量民工在高山峻岭中修建山路。
一边赶路,一边还要做好伪装以躲避法军飞机的侦查和轰炸。
为了减轻越共的后勤负担,中国方面在靠近奠边府的广西云南边境动员大批卡车运送弹药和粮食,缩短越军补给线。
1954年3月初,炮兵351师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奠边府前线。
到达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部署炮兵。
由于道路地形限制,榴弹炮、高射炮进入阵地极难。
于是越军被迫把一个整师的正规军全部投入到抗拉大炮中。
白天不敢作业,只能在晚上行动。
一连忙了六个晚上,全师筋疲力尽。
奠边府战役爆发前,越共方面整个运兵的时间长达四个月。
漫长的准备使得这场战役由原先计划的“趁法军立足未稳速战速决”变成了“结硬寨打呆仗”。
至战役开始的3月13日,越军在奠边府周围共集中4个主力师并一个炮兵师(304、308、312、316和351师),总兵力达48000余人。
这几乎是越共一半的家底。
战役打响前,中方军事顾问仔细审阅了越军作战计划。
原本武元甲计划3月12日发起进攻,首先集中兵力打奠边府北部相对孤立的两个据点。
后经中方顾问茹夫一(1955年大校,官至成都军区副司令)指点,建议临时修改计划,集中火力先打法军谷底中部的一个据点。
茹夫一估算,占领该据点后越军炮兵可以直接威胁法军机场。
而机场,正是奠边府一万多名法军的命脉和希望。
3月13日傍晚时分,正当奠边府的法军准备晚餐时,越军数百门榴弹炮和迫击炮一齐开火。
越军火力之猛烈完全超出了法军的预料,两名法军指挥官当场身亡。
在炮火掩护下,越军以312师一个整师的兵力向法军阵地发起冲锋。
至当晚11点半,越军成功占领奠边府法军八个据点中的第一个。
法军600余人阵亡,其余仓惶逃跑至其他据点。
战前曾夸下海口的奠边府法军炮兵司令夏尔·皮罗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压制越军炮火。
羞愧难当的他走回工事后引爆手榴弹自尽。
法军悄悄埋葬了夏尔·皮罗的尸体并隐瞒消息,以防士气瓦解。
图中右侧标注Beatrice即为13日首攻的兴兰高地,原定打响第一枪的北方Gabrielle推迟至15日发起攻击
奠边府首日的激战震惊了法军统帅部。
驻越法军最高指挥纳瓦尔立即下令14日清晨空运1个伞兵营至奠边府,准备冒雨反击,夺回兴兰高地。
在此后两个月的时间里,法军不断采用 “添油战术”向战场空投伞兵。
整个奠边府战役中,法军除先期进驻据点的1万余人外,前后又空投了上万人的部队投入战斗。
不过3月14日空投的伞兵营并没有改变战场形势。
法军组织了一次向兴兰高地的反攻行动,很快被越军粉碎。
倒是越军炮兵开始在已攻占的法军据点里建立工事,向法军机场发动猛烈炮击。
机场受到威胁后,法军飞机难以降落。
奠边府万余法军只能依赖空投补给,效率大大下降。
好在法国空军还算敬业。
战役期间法军的一百多架运输机日夜运送物资,从战役第一天一直运到投降前的最后一天,共出动1629架次。
从3月13日夜攻入奠边府谷底开始,越军与法军展开了激烈的阵地攻防战。
由于法军精心构筑了防御工事,导致越军攻坚起来非常吃力,伤亡很大。
加之法国人从美国那搞来了50架B-26轰炸机,使得越军的攻势大都只能安排在傍晚开始。
一夜打到清晨,疲惫不堪。
越军五万大军集结在山地丛林中,长期露营,体力和后勤补给都是巨大的问题。
考虑到五月份雨季将至,武元甲等人迫切希望速战速决。
于是越军强行组织了几次人海冲锋,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最终武元甲采纳了韦国清的建议——坑道作业。
熟悉解放军战史的朋友都清楚,坑道作业是解放战争后期我军阵地攻坚的常用战术,在淮海战役收拾黄维部和杜聿明部时都采用过。
这是一种“笨办法”。
通俗点说,就是为了躲避敌军坚固的工事和猛烈的火力,把坑道和交通壕一直挖到对方支撑点附近。
一般要到60米(手榴弹投掷距离)以内,才能使对方的防御火力优势无法发挥。
就这样,越军在中国顾问的指挥下在奠边府谷底挖了一个多月的坑道,一个火力点一个火力点的摧毁。
由于越军之前是一支以游击战为主的部队,对这种残酷的阵地攻防战缺乏心理准备。
经常一个主力营一天进攻下来,就剩不下几号人。
这样的伤亡使得越军指挥官精神极度紧张,数次犹豫是否要放弃。
好在韦国清多次力劝武元甲:我方固然困难万状,但被围的法军更加困难;攻坚战就是在拼一口气,谁挺下来谁就赢了。
指挥部里的法军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争夺后,至4月底,奠边府幸存的一万多名法军已被压缩在不到两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上。
命悬一线。
为了在雨季来临之前彻底结束战斗,5月1日,越军决定发起总攻。
这场惨烈的总攻持续了整整一周的时间。
5月7日夜,四面楚歌的法军在指挥官卡斯特里准将率领下投降,共10900多人。
至此,奠边府战役作为近现代越南最经典的战役胜利结束。
越军以两万三千余人伤亡的重大代价成建制全歼法军精锐近两万人,大获全胜。
战后,武元甲被西方媒体冠以“东方拿破仑”的称号,从此名声大噪,成为越南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中国方面则很低调,任由越南宣传,甘心当幕后英雄。
奠边府战役是八年法越战争(1946年~1954年)中的最后一场战役。
此战法国方面报销了近两万人,让国内舆论震惊,不得不思考是否还有必要在越南继续混下去。
毕竟统治殖民地是要算经济账的。
帝国主义国家都喜欢像印度这样良民聚集的殖民地。
天天死人、赔钱赔到心肝疼的烫手山芋,谁愿意接手呢?
因此,与其说法国人是被奠边府之战击败,倒不如说是被此战越军表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所击败。
面对这样一支队伍,法国人已无心恋战。
奠边府战役后期,一场重要的国际会议正在万里之外的瑞士日内瓦同步召开。
会议有两个主要议题,一个是朝鲜,另一个便是越南。
当1954年4月26日日内瓦会议正式开始时,关于印支半岛的问题一直处在一种打太极的状态——大家都是密切关注着奠边府战役的结果。
5月7日夜,随着越军总攻的胜利,法国代表团一片哀嚎。
次日,法国人收起了事先准备好的提案,静待发落。
1954年日内瓦会议现场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美国的强力封杀,所以一开始美国并不想让中国在日内瓦露脸。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除苏联力挺中国参会外,法国和英国也都或多或少支持中国来日内瓦。
法国方面的想法很简单。
越共的背后是中国,与其去和“代理人”谈判,还不如直接和“老板”谈来的干脆。
英国方面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毕竟香港这个“人质”在中国手里,英国很想借着日内瓦多边会议的由头直接和中国高层来一次接触。
在苏英法三国一番运作之后,美国最终松口,同意中国参会。
就这样,新中国第一次获得了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的外交机会。
1954年4月24日下午3点,一架伊尔14专机降落在瑞士日内瓦机场。
当头戴黑色礼帽、内着黑色中山装、外套深灰色大衣的周恩来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舷梯时,早已等候多时的数百名记者纷纷拥上前去拍照。
作为“首秀”,中国派出了强大的外交阵容:
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兼外长)
代表团副团长:
张闻天(副外长兼驻苏联大使)
王稼祥(中联部部长,副外长)
李克农(中央军委情报部长,副外长)
代表团成员:师哲、乔冠华、陈家康、柯柏年、宦乡、黄华等
新闻办主任:熊向晖
日内瓦代表团一方面汇聚了当时中国几乎最顶尖的外交人才,另一方面也包含了李克农、熊向晖等情报战线上的老手。
作为新中国外交的开山之作,能入选日内瓦会议的代表团,对于一名外交人员来说本身就意味着“资历和荣耀”。
此后的岁月里,代表团里的很多成员都大放异彩。
像黄华、乔冠华,后来都做到了外交部长。
日内瓦会议首先讨论的是朝鲜问题,这部分我们不谈。
5月8日,越南问题正式摆上会议台面。
下面介绍一下各方的立场:
中国
希望和谈成功,尽可能促成南北越划“线”而治。
中国的初衷很容易理解。
我们在朝鲜刚刚和美国人打了三年,消耗巨大;如果在越南继续打,那国内还要不要搞建设了?
法国
希望和谈成功,尽快抛掉越南这个烫手山芋。
从1946年初开始,法国人在越南山沟沟里已经摸爬滚打了八年了。
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眼睁睁地看着越共力量日渐强大,消灭胡志明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如今一万多战俘在越共的手里,国内舆论波涛汹涌,法国人早已无心恋战。
美国
不希望和谈成功。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会前就确定了阻挠会议成功的方针。
军方内部甚至已经做好利用会议破裂为借口,对越南进行大规模军事干预的准备。
英国
希望和谈成功。
在英国人看来,越南战争就是朝鲜战争的2.0,无非是换了一块地打。
西方阵营对越南介入的升级必然会导致中苏双方介入的升级,毫无意义。
只不过英国并不处于当事人的位置,对会议的直接影响很有限。
苏联
态度比较暧昧。
要是斯大林还在,日内瓦会议可能根本就开不起来。
不过换成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后,他们对西方的态度整体有所缓和。
实际上,整个五十年代后半叶,美苏关系都是相对平稳的。
南越政府(法属越南殖民政府)
不希望和谈成功。
眼看法国干爹不管自己了,立场迅速与美国干爹看齐。
北越政府(胡志明)
犹豫。
奠边府大捷后,越共彻底将法国的势力清扫出北部根据地。
虽然法国人仍然占据着河内、西贡等大城市,但在胡志明看来,只要中苏两位大哥能继续“给力”,统一全越并不是梦。
不仅如此,当时越南中南部的很多山区、甚至邻国老挝柬埔寨,也都有越共的势力存在。
如果划界停战,越共将被迫放弃中南部地区的许多根据地,同时必须完成与柬埔寨老挝的划界。
大批越共党政军干部将北撤,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现在两位大哥,尤其是中国,力主要与法美和谈,最好的结果无非也就是划线而治。
所以胡志明对于日内瓦会议是持一定保留态度的。
在越南被奉为神的胡志明
为了能够说服胡志明接受南北分治的方案,周恩来于会议期间专程回了一趟国。
1954年7月3日到7月5日,周恩来在广西柳州与胡志明秘密会谈,力劝他接受“两个越南”。
周恩来最大的“助攻”是谁呢?
可能大家想不到,是美国。
美国当时已经做好了接收法国人残局的准备。
周恩来用朝鲜的例子来劝导胡志明——当年金日成也以为胜券在握,结果呢?
美国人的增援速度之快是超乎想象的,即使把中国加上去,也只能勉强和美国打个平手,胜利的希望太渺茫了。
最终,胡志明接受了我方的建议,为各方最后达成协议扫除了关键障碍。
经过8次全体会议、23次限制性会议的讨论后,1954年7月21日,九国外长达成《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
“宣言”主要内容如下:
1、自北纬十七度分割南北越南。
2、法军与越南人民军分别在300天内进入分界线南北各自的集结区。
3、法国撤出越南,并承认前殖民地三邦为独立国家。
4、法国在越南境内不得再设任何军事基地。
5、南北越为中立国家,不得与任何国家缔结军事同盟,不得进口军火,不得依附任何军事集团。
6、南北越在1956年7月前实行普选。
……
除“宣言”外,法国和北越双方还签署了一个更具约束力的“协议”,用来落实宣言的精神。
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关键角色处理国际重大问题。
稍显遗憾的是,会议的精神并没有完全得到落实——南北越虽然划了界、立了国,但预定的选举并没有举行。
法国人撤走后,美国迅速支持吴廷琰在南越建立反共政权。
从此由美国代替法国走上前台。
一场升级版的越战,即将拉开序幕。